不毛之地
拼音: bù máo zhī dì
解释: 毛:地面上生长的谷物、草木。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。后指最荒凉、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。也作“不发之地”。
出处: 《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君如矜此丧人,锡(赐)之不毛之地。”
不牧之地
拼音: bù mù zhī dì
解释: 牧:放牧牲畜。不能牧养牛马的地。指荒地
出处: 汉 桓宽《盐铁论 论功》:“不牧之地,不羁之民。”
* 膏腴之地的反义词有:不毛之地,不牧之地,膏腴之地[gāo yú zhī dì]的解释: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。